大辽资讯网_辽宁省综合性网络新闻平台Tel:
  • 孩子上大学 父母如何“空巢”不“空心”?

  • 发布时间:2020-09-09 10:16   点击次数:    来源:沈阳晚报
  •   9月是孩子们的开学季,从一年级的小豆包到大一新生都会背上书包走进校园,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与幼儿期的“分离焦虑”类似,对不少大学新生的家长来说,上大学的孩子离家在外求学,也算得上是与家庭的又一次“分离”,只不过,这一次焦虑的人换成了家长。看着子女背起行囊远去,家长的心情好像坐上“过山车”,一时难以适应。对此,专家建议:应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适应新环境,家长也应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尽快度过心理上的“空巢期”。

      A现象一:

      看着家里的鞋少一双 妈妈暗自落泪

      李女士年近40岁才生下唯一的女儿,从小到大从没让女儿离开过自己的视线。女儿考上大学后,不得不离开家去遥远的南方。从那天起,李女士每天晚上只要往家门口玄关处看一眼,就忍不住簌簌地掉眼泪。丈夫问她怎么了,她说:“平时门口总是放着我们一家三口的鞋,现在就剩咱俩的鞋了,我这心里真是受不了。”女儿开学的这几天,李女士几乎每天都要给女儿打长途电话,嘘寒问暖。时间长了,女儿受不了妈妈过分的关心,告诉妈妈不要“管得太细”。听了这样的话,李女士心里更加难以接受。

      专家解析: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房主任杨旻实表示,要避免老人产生“空巢”心态,子女首先要提前告诉老人回家和离家的时间,让老人有心理准备。同时,子女最好多跟父母说说学习方面的事情,让父母对子女的生活状况、现在的社会发展和改变等,能有足够的了解,从心理上能接受孩子们的离开和不陪伴。此外,子女要多和父母联系,尤其是离家的最初几天,让父母感受到孩子们的关心和关注。

      B现象二:

      俩孩子都上大学了 夫妻俩彻底没话说

      50岁的张先生和妻子这两天彻底“清净”了,小儿子刚刚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跟几年前送走大儿子一样,夫妻俩再一次将小儿子送到火车站,再一次看着孩子的背影消失在检票口后,张大爷告诉记者:“大的走了,现在小的也走了。我们两口子也没什么话题,她忙她的,我忙我的,现在饭都懒得做,每天就随便弄两个菜。想想半辈子都在忙活孩子,现在孩子上大学了,闲下来了都不知道干什么。”

      专家解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单海燕表示,因为孩子上大学的“空巢”家庭并不在少数,而这部分人群除了面临孩子离家,还有即将退休等问题,等于是生活来了一次彻底的转变。“这个阶段要转移生活重心,多参加身边的活动,同时注意重新构建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二人的关系十分重要。一些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将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失去了自我,当孩子离开后,瞬间孤独、有一种难以释怀的落空感,那么当孩子离家,重回夫妻二人世界,不妨重拾曾经的兴趣爱好,和爱人一起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来调整心态。”

      C专家建议:

      正确认识分离焦虑 平稳度过“空巢期”

      单海燕此前曾提到“家庭生活周期”这个概念,而“空巢期”正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空巢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容易引发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因此专家建议,平稳度过空巢期,以下几点不容忽视:

      1.既然空巢不可避免 不妨积极面对

      孩子上大学是必然的,而分离焦虑是有情感连接的人类在面对分离时出现的一种正常情绪情感反应,不要过分怀疑自己是不是心理出了什么问题,更不要把这种情绪用一种变相发泄的方式,把它变成对孩子“没良心”、“不体谅父母”的指责。敢于直面分离焦虑,告诉自己分离是为了让孩子去成长,是孩子独立自主、走向成熟的机会。不要让自己的牵肠挂肚成为孩子的负担。

      2.将生活重心转移 自己放松子女也放松

      从孩子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可以把生活的重心从孩子身上做一些转移了,跳跳广场舞,出去旅游,与好友谈谈心,原来一直没时间看的电视剧可以追一追,原来一直没联系的老朋友可以找一找,原来一直想学的英语也可以学一学,孩子长大了,家长过得开心孩子也会更放心。

      3.保持健康生活 切忌药物成瘾伤身体

      在孩子上大学前,不少家长往往陪读到深夜,或者孩子自打上学起,家长也是起早贪黑做饭接送,久而久之引发失眠、头痛等问题。而很多人也是靠吃止痛药、安眠药等撑到孩子上大学。当孩子上学走了,这些问题并不会自行好转,反而容易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形成依赖,这时一定要寻求帮助,到正规医院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用药。

      4.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送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们的年纪也不小了,五六十岁往往很多疾病都会找上门,因此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早治疗。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己寻求一位全科医生,这样能及时专业地了解并管理好自己的身体。(记者 丁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