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资讯网_辽宁省综合性网络新闻平台Tel:
  • 本溪市南芬区甬子峪村从“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 发布时间:2020-08-31 10:54   点击次数:    来源: 辽宁日报
  •   8月的本溪市东南部山区浓荫蔽日,清泉奔流。在南芬区思山岭街道甬子峪村,村民一边享受着“天然空调”带来的清凉,一边拾掇着刚刚采摘的新鲜山货。

      “于大姐,你又去卖山菜啦?家里的存货还有多少?”

      “嗯呐,带去的山菜被客人包圆了,咱甬子峪的山野菜现在每天都有人求着买。”

      “那可不咋地,我家的山野菜也快卖光了。生态环境好了,咱们的山货也成了抢手货。”

      “明年我得买个大容量的冰柜,多存点货。”

      “于大姐”叫于国玲,是甬子峪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今年43岁的她曾经过了好多年紧巴日子,靠着种地,一家五口人每年仅有约一万元收入。如今,乘着村里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她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仅靠销售山野菜,每年就能增收万余元。

      甬子峪村共386户,是典型的满族聚居村落,具有悠久的满族文化历史,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然而,这里曾经是当地“脏乱差”的典型,外人一听说甬子峪都绕道走,就连山里的山货也没人要。

      在村里做了7年保洁工作的宿红艳说:“前些年,村里到处是垃圾,就连河套、山沟也堆满了垃圾。这种环境下,不仅山货滞销,就连村里小伙子找对象都受影响。”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靠绿水青山过上好日子,是甬子峪村老老少少的梦想。

      201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甬子峪村“两委”决定“除污名、美环境”,以整治村庄环境为突破口,动员全体村民彻底清理垃圾,改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

      收拾院落,清理河道,清运垃圾……动员令一出,村里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就扛着铁锨镐头走出了家门。脏乱差的甬子峪终于露出了俏模样。村“两委”因势利导,结合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聚居特色,申请满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并获得了批准。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甬子峪村完成了157户房屋的屋顶换瓦、仿古木大门更换以及近3000延长米的院墙粉刷工作,并在主干路两旁新建花池,安装96盏太阳能路灯。此外,村里还修建了占地1.5公顷的花园,新建了停车场、休闲广场、基层文化阵地和满乡民俗文化展示馆。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让甬子峪人抬起了头,也让外地人爱上了这个环境优美的小山村。

      2018年,大连“田姐灵芝园”负责人田青相中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这不正是适合灵芝培植的环境吗!”田青立即找到村“两委”,表明在甬子峪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

      当年,“田姐灵芝园”就在甬子峪扎了根,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近百人。

      田青告诉记者,这几天正忙着将原来位于大连的公司本部迁到甬子峪。

      通过乡村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甬子峪旧貌换新颜,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满族文化气息,成为“春可赏花、夏沐清泉、秋观枫叶、冬戏白雪”的花园村落,平均每年吸引近2.5万人次前来看风景。

      2019年12月,国家民委评选的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出炉,甬子峪村榜上有名。

      走·想

      由曾经的“脏乱差”典型村,变身为远近闻名的花园村,由昔日掩鼻生厌、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变为风景如画的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甬子峪村的嬗变,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的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乡村振兴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促进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升级,促进农村进步,是一条既能保护环境资源,又能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路径。

      同样,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不能忽略绿水青山的承载能力,更不能把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吃成恶水穷山。要着眼长远,结合本地情况制定特色化发展规划,推动乡村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甬子峪村一系列美好变化,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改善了环境,修复了生态,守住了绿水青山,就会让村民鼓了钱袋子,过上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好日子。(记者 丛焕宇)

      分享到: